农村土地归谁所有?只能用于农业用途吗?
2020-08-30 19:16:27来源:农交网阅读量:2043
在我国,与国有土地相对应的是农村土地。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土地的使用问题也备受关注。那么农村土地归谁所有?只能用于农业用途吗?
一、农村土地归谁所有?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来分析。
农村土地经过多次运动和立法变动,1950年《土地改革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地主土地没收充公。1962年《土地改革法》确立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集体所有制,全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大队所有,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1982年《宪法》规定,城市郊区及农村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山、自留地,也属于集体所有。
目前,《宪法》已经明确将全国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或集体了。土地改革前颁发的契证一律无效,土地改革期间颁发的土地所有权证也失效,但房屋所有权未明确。在土地房屋私有权契证一体的情况下,个人认为房屋所有权也应无效。但由原所有人或其后代继续合法使用的,可以确定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
二、农村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用途吗?
这个还是要看土地的具体类别。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有三类: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1、农用地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
3、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农村土地分为允许建设区、限制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按照各个政策分区管制规则来管制。
简单的说,就是允许建设区内土地都允许建设,有条件建设区内的建设用地需要占用允许建设区的指标即缩减允许建设区面积后方可建设,限制建设区一般是基本农田等环境敏感区,需要经过论证通过后方可建设。禁止建设区一般是生态红线等区域,不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