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村里一直不给不动产权证?农村不动产权证的作用有哪些?
2020-11-05 10:18:14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3434
随着土地制度不断改革,农村土地管理也愈发严格了,确权工作的展开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产权的重要性,很多农村房子都办理了不动产权证,那么为什么村里一直不给不动产权证?农村不动产权证的作用有哪些?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为什么村里一直不给不动产权证?
1、私自建房的农民
在农村,有的农民没有通过申请宅基地,自行选地私自建房。因为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集体和法律都不承认,不能进行不动产登记。所以村里不给不动产权证。
2、一户多宅的农民
以前,由于农村宅基地一直没有规范管理,一部分人存在有“一户多宅”现象。近年来,随着土地改革不断落实,新《土地管理法》明确要求,坚持“一户一宅”的原则。符合“一户一宅”才能办理到不动产权证。所以“一户多宅”的农民村里不给不动产权证。
3、没有合法手续建房的农民
如今,农村建房需要申请办理好多手续,首先在村集体申请,村集体同意,再去相关部门上报申请,等到相关部门审批准许后,拿到合法的手续,才能开始建房。没有办理合法手续建房的,是不能进行不动产登记的,所以村里不给不动产权证。
4、外村购买农房的人
外村人购买的房屋不受法律保护,《土地法》明文规定:农村房屋只能在本村村民之间买卖。卖给外村村民,买卖无效,不受法律保护。所以村里也不会给不动产权证。
5、在农村购买房子的城里人
根据《土地法》规定,不允许城里人到农村买房,因为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只有本村村民才有享受村里使用宅基地的权利。城市居民到农村购买房屋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所以村里自然不会给不动产权证。
二、农村不动产权证的作用有哪些?
农村不动产权证的作用比较多,比如可以保证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利、保障农户的合法权利,并且也直接关系到了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对于家中容易造成房屋纠纷的农民来说,办理不动产权证能够使得自身的宅基地和房屋一体化。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也更加方便国家进行统一化管理。而且在取得不动产权证之后,可以上市进行交易,买卖对于一些农民来说也能够用于抵押。
通过上文介绍,我们了解清楚了村里一直不给不动产权证为什么以及农村不动产权证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农村不动产权证也将成为农村房地“合法身份”的唯一证件。希望这些介绍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