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的类型有哪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2020-09-14 17:18:25来源:农交网阅读量:3375
最近几年,我国各地都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很多地方已经完成了此项改革任务,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农民却不明白,比如农村集体产权的类型有哪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农村集体产权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2016年12月26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可知,农村集体产权又叫农村集体经济产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所有的资产的占有、支配和收益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由此文件可知,农村集体产权包括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这三类资产,这三类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财产。其中,资源性资产指的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经营性资产指的是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非经营性资产指的是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经营性资产的改革。
当前的问题突出反映在经营性资产上,现在有不少的地方集体经济发展了,形成了数额较大的经营性资产,如果不明晰归属、完善权能、盘活整合、创新机制,这些资产难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不尽早确权到户,这些资产再过若干年就更难说清楚归属,就有流失或被侵占的危险。
经营性资产改革重点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然后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确权到户不是把集体资产分了,而是要明确谁有这个权利,大家来共同发展股份合作制。
所以改革要开展清产核资、确认成员身份、搞好折股量化,构建集体资产运行新机制和收益分配制度,说到底就是落实好农民的集体收益分配权和民主监督权。
总结:农村集体产权的类型主要有三大类,包括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是经营性资产的改革,而经营性资产改革重点是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将集体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然后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