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主要内容有哪些?
2020-08-30 19:02:24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1214
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各地纷纷根据地方实际进行探索推进,那么究竟什么是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什么是农村集体经济?
《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利用集体所有的资源要素,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形态。
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农村集体经济是《宪法》明确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部分。这个集体经济是在建国以后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再通过农业合作化,再通过农村改革而逐步形成的。
法律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是行使集体产权关系的代表,集体经济组织代表成员对集体资产进行管理。
二、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主要内容有哪些?
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主要指的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内容包括3大类:
1、资源性资产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
就资源性资产而言,落实法律法规政策,健全完善登记制度,巩固已有确权成果。对于未承包到户的集体资源性资产,要摸清底数,明确权属,按照已有部署继续开展相关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经营性资产
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
就经营性资产而言,通过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权到户,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明确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地位,加强集体资产运行管理监督,落实集体收益分配机制。
3、非经营性资产
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包括村里的卫生所、学校,体育设施以及图书馆等等。
就非经营性资产而言,在清产核资基础上,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制度,探索实行集体统一运行的管护机制,确保其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供公益性服务。
总的来讲,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能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保护农民集体资产权益,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