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土地有土地证吗?地上房屋是否可以买卖?
2020-06-03 17:30:31来源:农交网阅读量:7578
国有土地性质一般来说分为划拨和出让,两者在使用范围、取得对价、使用期限以及转让条件上都存在区别,那么划拨土地有土地证吗?地上房屋是否可以买卖?
一、划拨土地有土地证吗?
划拨土地当然也是有土地证的,但是现在土地证和房产证二证合一,统一做为不动产证。但是我们买房时,还是需要看房屋所在土地的性质,土地性质不同,房屋的性质也是不同的。
划拨土地是原来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以前的供地方式,土地划拨也称为土地使用权划拨或土地无偿拨用,有偿使用以后的基础设施、公共建筑也是划拨土地。土地划拨后,土地所有权仍归国家,用地单位和个人只有使用权。
二、划拨土地上的房屋是否可以买卖?
在我国,商品房建设用地原则上应该以招标、拍卖、挂牌的有偿方式取得,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划拨指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它属于行政行为,而非民事行为。在划拨时,不设定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但设定了一定的限定条件,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也就是说,未经批准,划拨土地山的房屋一般是不能买卖的。而如果获得了批准,只要划拨土地建房能够办理相应的房产证,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购买的。
不过大家在购买划拨土地上的房屋时,需要注意:
1、在以划拔方式取得的土地上建房,没有具体的使用年限的,原则上只要地上物不灭失、国家不征用,土地使用权就存在。但如果国家看中了这块土地要进行一些公共设施的规划的话,那么就没办法这座房产中居住,并且在补偿上,划拨的土地只能得到房产等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金。
2、划拨土地建房在出售时是需要额外再缴纳一定费用的,根据土地等级和占地面积征收的情况,划拨性质的房屋在转让时要缴纳土地获益金,而其中占地面积是指土地使用权证上注明的分摊面积。这个土地获益金是房屋转让所必须经历的流程,必不可少,但即使你缴纳了土地获益金也不会使这个土地的性质发生改变。
办理转让审批手续时需要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你缴纳了土地获益金也不会使这个土地的性质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