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是什么?与永久基本农田有区别吗?
2021-06-30 10:15:27来源:农交网阅读量:6599
根据我国土地政策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根据用途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那基本农田是什么?与永久基本农田有区别吗?
一、基本农田是什么
农田又称为耕地,在地理学上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的概念,“永久基本农田”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它用的基本农田。具体讲,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老百姓称之为“吃饭田”“保命田”。
二、基本农田与永久基本农田有区别吗
永久基本农田即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性保护,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此概念,“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的基本农田。
永久基本农田既不是在原有基本农田中挑选一定比例的优质基本农田,也不是永远不能占用的基本农田。现在的永久基本农田就是我们常说的基本农田。加上“永久”两字,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高度重视,体现的是严格保护的态度。
三、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什么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一定时期内,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
为切实提高基本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我国从1999年开始将基本农田整理列为土地整理重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逐渐进入数量保护、质量建设并重轨道。2004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8亿亩,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以上。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农业农村部网站的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339万亩。
近年来一些地方违反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挖塘养鱼等使基本农田面积不断减少、严重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再次,农交网小编呼吁呼吁大家一定要认真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决制止任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行为,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以上就是农交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概念辨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