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振兴,农村闲置用地怎么处置?
2021-05-30 09:15:47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212
目前中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旧厂、旧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抛荒地、废弃耕地等土地闲置现象,土地资源浪费极为严重。在中国实施严格耕地保护政策下,乡村振兴不可能以占用大量耕地方式获得土地资源,而需通过盘活农村存量土地满足乡村振兴的建设用地需求。能否合理利用闲置用地,必然会对乡村振兴发展、村容村貌、居住环境、农民收入等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发展乡村振兴,农村闲置用地怎么处置?
一、结合乡村生态振兴要求开展闲置耕地的污染治理与修复
1、科学论证闲置耕地污染修复项目
闲置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是个系统工程,开展这项工程之前需先对闲置耕地污染修复项目进行科学论证,认真开展投入产出分析,尽量通过“投入—治理—修复—建设—经营—收益”方式,实现闲置耕地污染修复的良性循环。
2、多途径解决闲置耕地污染修复的资金难题
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议各地政府在财政收入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闲置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大力支持村集体或企业参与闲置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
3、提高闲置耕地污染修复的目标整体性和技术专业性
耕地污染治理与修复在生态功能上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建议以修复闲置耕地的生态系统及有助于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为目标,运用先进技术、雇佣专业机构和人员对受污染的闲置耕地开展修复工程,使经修复的耕地能在发展现代农业、美化乡村环境、优化城乡生态系统等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二、结合现代农业生产要求改善闲置耕地的利用条件和价值
1、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闲置耕地的利用条件
通过建设治旱除涝、水土流失治理等耕地生态保护工程来改善闲置耕地的自然条件,提高闲置耕地的可利用价值。
2、按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整理和建设闲置耕地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建设6666.67万hm2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将闲置耕地纳入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范围,对闲置耕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着重通过建设完善道路、灌溉、排水、防护等基础设施工程来解决闲置耕地分布较为零散、规模化经营难、水利设施落后等问题。
3、按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再利用闲置耕地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将闲置耕地的再利用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相结合,与周边其他土地的利用状况相结合,为区域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有利的条件,发挥闲置耕地再利用在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中的作用。
三、立足于原承包户推动闲置耕地的整理和再利用
1、鼓励闲置耕地原承包户结合农业新业态重新经营耕地
通过提高粮食直补金额、增加补贴项目等方式鼓励耕地原承包户基于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要求,依托乡村的旅游、度假、康养、养老等新功能,重新开展闲置耕地的整理、复种工作。在完成地力修复和完善生产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创艺农业等现代农业,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提高农户的经营收入和耕地产出率。
2、支持原承包户流转闲置耕地,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的前提下,鼓励没有再耕作意愿的农民参与耕地经营权流转,让有经营能力和条件的市场主体经营耕地,使农民获得流转收入。
3、允许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再利用闲置耕地资源
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土地股份公司,按农民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来整合全村的耕地资源,将闲置耕地再次纳入全村的生产经营范围,避免耕地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