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两会建议产假延长3至6年!具体什么时候实施?
2021-03-09 11:58:01来源:农交网阅读量:7018
延长产假假期,也是现在很多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最近的两会中,也是对此有了回应。下面,农交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2021年两会建议产假延长3至6年!具体什么时候实施?
一、2021年两会建议产假延长3至6年!
据中国妇女报,全国政协委员宋治平建议出台生育福利政策,助力解决女性就业难的问题。建议产假延长3年到6年,以便于孩子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前能得到好的照顾和教育;减免二孩入园、入学费用等问题,同时给予一定补贴,减轻二孩家庭因抚养、教育支出造成的经济压力。鼓励企业聘用女性职工,同意产假女工停薪留职且继续发放五险一金,但必须减轻企业负担,政府可通过退回企业总社保比例数额来给企业补贴。
二、具体什么时候实施?
这只是委员建议,建议能否通过还不知道,具体实施时间还要看通知。当前,女性就业一直是难题。因为企业不愿意承担女性产假、哺乳期造成的劳动力损失,特别是二胎后的女性找工作更难。且多数家庭的家务、子女教育、照顾老人等都由女性承担,女性职工存在经常请假、不能出差等情况,确实给企业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多数企业只雇佣已经生育的女性或根本不招聘女性职工。
三、如何实现男性陪产假?
金李在提案中给出了三方面具体的建议:
1、提升法律位阶。金李在提案中指出,我国陪产假实施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陪产假的效力层级较低。现行的陪产假制度并没有在国家立法中规定,而是分散在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片面认为只需要遵守具有最高效力的国家性法律,而不必遵守地方法规。只有将陪产假制度纳入国家立法文件,社会群体才能增强对陪产假休假的认识,主动保护自己的权利。
2、解决管理缺位。加强对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罚,对于用人单位侵犯员工陪产假权利的行为,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中规定惩罚性支持条款,形成系统的配套制度和保障制度。“在现实层面,由于没有明确的处罚制度,地方部门在处理不执行陪产假的企业时面临无法可依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非公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实施陪产假制度更多地依赖于企业主的守法意识,而不是法律的硬性规定。”金李在提案中指出,监督缺位造成了陪产假假期制度执行程度较差。
3、还要减轻企业负担。金李指出,当前我国除产假以外的各类结婚生育休假,成本由企业承担,对企业造成了一定负担。考虑到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国家应该从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上,规范福利待遇的范围,对于权利保障型假期给予一定补助,为企业分担一定的经济压力。具体而言,进一步扩大规范适用生育保险的范围,增设男性生育保险适用范围的规定,同时推动履行陪产假制度企业的税收减免。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关于2021年两会延长产假的消息,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