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还是合作社好?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区别有哪些?
2021-01-29 14:00:44来源:农交网阅读量:21476
很多农民朋友想在农村发展农业经营,但是不知道应该选择哪种经营模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除疑惑:家庭农场还是合作社好?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区别有哪些?
一、家庭农场还是合作社好?
家庭农场于2013年提出,2014年得到发展,2015年时,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个时间国家对此相关的支持政策也相继出台。2016年11月底中央发布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指出: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等于当地户平均承包地面积的10至15倍、务农的收入等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要给予重点的扶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及实施已经多年,长时间的逐步发展,我国合作社的登记注册数量已达到100多万家,不过这其中存在着许多运营不规范甚至是空壳合作社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规范合作社的发展。在2013年的一号文件中有指出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的机制,通过分级来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对象。
无论是合作社还是家庭农场,都有着不同的组织方式和不同的功能,而这些功能没有大小之分,只有合适或不合适的差别。如果要投资农业,就必须明确好自己的目标,最终选择合适运营的组织形式及模式。
二、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区别有哪些?
1、概念上。
家庭农场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来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土地业有一定的规模要求,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生产组织。这是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简单点说,家庭农场就是有一定土地规模的农场主,平时自己经营,农忙时节可以临时雇一些人来帮忙。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于2006年立法规范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主要是指具有相同生产和服务需要的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经营组织。它是一种众多农户与家庭农场联合在一起的组织,家庭农场可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农资、技术、农机、销售等服务。
2、基本特征上。
家庭农场:
1、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2、适度规模土地,面积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在100亩以上。
3、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
4、目前各省在试点登记注册,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
合作社:
1、至少要有五名以上农户发起成立,农民成员至少占80%以上,成员没有上限,可以跨地区发展社员。
2、对土地规模没有要求,但是要有营业场所和注册资金。
3、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实行民主管理。
4、主要针对社员开展业务。
5、合作社业务包括农资、农产品的销售、运输、储藏、加工等。
6、在县级以上的工商局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关于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