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黑臭水体判定标准!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4-04-02 10:41:28来源:农交网阅读量:5454
农村黑臭水体是指各县(市、区)行政村(社区等)范围内颜色明显异常或散发浓烈(难闻)气味的水体。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农村黑臭水体判定标准,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一、农村黑臭水体判定标准
水质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25cm)、溶解氧(≥2mg/L)、氨氮(≤15mg/L)3项指标,任意一项不达标即判定为黑臭水体。
二、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源污染
过量生活污水、商业污水、工厂废水等污水直排导致河涌水体黑臭。另外,雨污合流制管网雨季溢流、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沿河两岸农业面源污染、散户的畜禽养殖废水排放等,都会使得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
2、内源污染
水体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通过沉淀或吸附等方式富集在底泥中,在高温等条件下,大量污染物从底泥中释放,产生致黑致臭物质,导致水体黑臭。
当水体中的外源有机物质和某些动植物的腐殖质,如居民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污染物等,水体中的溶解氧迅速被消耗。随着溶氧量降低到过低水平,大量的有机物质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生成硫化氢.胺和其它带有难闻气味、挥发性极小分子化合物。与此同时,在厌氧条件下,沉积物中产生的甲烷,氮,硫化氢等难溶性气体,在上升过程中带着污泥进入,使水体变黑。
3、其他原因
水体流通不畅导致水体复氧能力减弱;蓝绿藻快速繁殖引发水体水质恶化甚至发生黑臭。
黑臭水体是一种严重的水污染现象。是由于水环境遭受超过其自净能力的有机污染,有机物的好氧分解使水体中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造成水体缺氧,致使有机物降解不完全、速度减缓,厌氧生物降解过程生成硫化氢、氨、硫醇等发臭物质,同时形成黑色物质,使水体发生黑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