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耕地保护硬措施为什么叫长牙齿?

2024-01-23 10:35:42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302

2023年,自然资源部开展耕地占补平衡专项整治,统筹规范耕地保护卫星遥感监测;强化督察执法,建立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耕地保护硬措施为什么叫长牙齿

一、耕地保护硬措施为什么叫长牙齿?

所谓“长牙齿”的硬措施,就是出台的措施要管用、有用,要像牙齿一样能咬人,带有责任制,奖惩分明的措施。

针对于现有的耕地保护问题,我国将加快推动耕地保护法立法进程,把耕地保护“长牙齿”硬措施法治化,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耕地年度“进出平衡”以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禁止性规定和政策措施也将上升为法律。

对于“耕地保护”,一号文件中,除了上面这条强硬的措施外,还有以下一些措施。

(一)、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粮、油、糖、蔬菜优先。首先要遵守耕地利用优先序,就是耕地首先要用来种粮、棉、油、糖、蔬菜以及饲草饲料。耕地分为三类:一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一般农田”种粮优先,但可以用于其它非农用地;“永久性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二)、果林业上山,不与粮食争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条措施呢?过去,因为种粮食收益低,有的地方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发展果林业,还有的地方为了达到“土地平衡”,将平地的永久基本农田卖给开发商,然后用山上的荒地代替基本农田,以此来糊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三)、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的专项整治试点。农村将耕地用于非农建设、乱占耕地建房是一个顽疾,久治不愈。一号文件提出,开展专项整治试点,说明国家下决心要治理这一顽疾。

(四)、防范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产生的风险。农村土地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允许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这是一个好事,但也存在着风险。就是一些资本集团打着“农业”的旗号,将流转的土地用于非农建设,给14亿人口的饭碗带来风险,这也是一号文件强调的一个举措。就是严加审核,严加监管。

总之,18亿亩耕地红线是确保14亿人口饭碗的最基本保障,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耕地保护方面提出了“长牙齿”的多项强硬措施,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强有力的保障。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