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2023-12-12 11:22:17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197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级祭日,2014年我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一、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1、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深切悼念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强奸和掠夺,导致数十万无辜平民失去生命。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旨在通过国家层面的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表达对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深切哀思,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维护国家尊严。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在二战期间,中国人民与其他反法西斯联盟国一道,共同抵抗法西斯侵略,为维护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代价。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仅是对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追思,也是对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勇抗争和付出的历史肯定。通过纪念这一日,中国旨在弘扬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精神,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综合来看,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设立。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