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登记代理人是什么?办理土地登记代理需要哪些流程?
2020-08-06 18:22:11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953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社会化分工更加专业化,产权管理也将走向产业化、社会化。土地登记作为产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登记代理符合产权管理的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所以土地登记代理人应运而生。那土地登记代理人是什么?办理土地登记代理需要哪些流程?
一、土地登记代理人是什么
土地登记代理人是指取得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的人,是从事土地登记代理业务和发起设立土地登记代理机构的必备条件。根据《土地登记代理人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土地登记代理人主要可从事以下登记代理业务:
①办理土地登记申请、指界、地籍调查、领取土地证书等;
②收集、整理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等与土地登记有关的资料;
③帮助土地权利人办理解决土地权属纠纷的相关手续;
④查询土地登记资料;
⑤查证土地产权;
⑥提供土地登记及地籍管理相关法律咨询;
⑦与土地登记业务相关的其他事项。
二、办理土地登记代理需要哪些流程
1、接受委托
一般情况下,土地登记代理人接受委托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一是被动接受,即由委托人主动找上门要求提供土地登记代理服务,委托人可以是单位或者个人。在实际操作时,委托人可以是该宗地的权利人,也可以不是,但与该宗地具有或即将具有一定的经济关系或利害关系。
二是主动争取,即由土地登记代理人走出门主动争取为他人提供代理服务。随着土地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土地登记代理市场的日趋发育,主动争取将是土地登记代理业务来源的主要途径。
2、签订土地登记代理委托书、代理合同
为规范土地登记代理行为,降低土地登记代理中的风险,接受土地登记代理业务后,委托人应与土地登记代理人所在的土地登记代理机构签订书面委托书及委托代理合同。委托书是建立委托法律关系、开展土地登记代理业务的必备要件,是土地管理部门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委托书主要应明确以下内容:
①委托人;
②土地登记代理机构;
③土地登记代理人;
④土地登记代理的内容;
⑤土地登记代理的权限。委托书应由委托人和土地登记代理机构、土地登记代理人三方签字后生效,委托人是单位的,应同时加盖单位公章。土地登记代理人持委托书开展土地登记代理业务。
3、收集查询土地登记相关信息与资料
在接受土地登记代理委托后,土地登记代理人需要收集、查询、整理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等与土地登记有关的资料,了解土地权属是否清晰,如该宗地是否被司法或行政部门依法限制、查封或收回,是否设定抵押、租赁等他项权利等情况。必要时,还需要实地查勘土地的位置、四邻、土地利用状况等。在收集资料时,土地登记代理机构及其代理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收集、整理并认真查阅、填报所需文件资料,核实有关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2)检查材料是否完整、齐全,如若缺件或材料不准,应与委托方沟通协商,及时补报。
(3)材料的取得程序要合法,不得非法收集资料,禁止伪造虚假材料。
(4)在收集资料时,土地登记代理人应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事先准备好需要收集资料的具体内容,必要时还应制作专门的调查表格。在实地查勘和向当事人了解情况时,土地登记代理人还应做好笔记,书面记录有关情况。
4、开展具体业务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后,土地登记代理人进入具体操作阶段。通过代办土地登记申请、代理现场指界、代写土地登记申请文书、代领土地证书、代办土地登记资料查询与土地产权查证等具体服务,完成委托人交给的具体代理业务。
5、提交成果
土地登记代理机构和土地登记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完成委托事项后,土地登记代理人应及时以口头或书面报告形式向委托人报告,并交付相应的代理成果。
以上就是“土地登记代理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