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标准:支出困难型家庭有哪些补贴?
2023-05-12 13:49:29来源:农交网阅读量:9263
支出型困难家庭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部分困难家庭收入高于低保或低保边缘家庭条件,但实际上遇到一些生活和专项的困难,家庭支出过大的问题。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标准,支出困难型家庭有哪些补贴?
一、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标准
(一)基本生活救助。
全额救助。对提出申请之月前12个月内,家庭刚性支出费用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按照本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全额救助。
差额救助。提出申请之月前12个月内,家庭刚性支出费用虽未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但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家庭刚性支出费用后,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照低于本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救助。差额未达到我县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的最低补差标准的,按最低补差机制执行。
(二)医疗救助。按照《海盐县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办法》中二类对象救助标准给予救助,实行即时结报。
(三)临时救助。经基本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一次性临时救助。救助标准和程序参照《海盐县城乡困难人员临时救助办法》执行。
(四)慈善救助。通过上述三项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可申请慈善助医、助学、助困救助,具体救助办法由县慈善总会另行制定。
二、支出困难型家庭有哪些补贴?
(一)基本生活救助。
全额救助。对提出申请之月前12个月内,家庭刚性支出费用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按照本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全额救助。
差额救助。提出申请之月前12个月内,家庭刚性支出费用虽未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但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家庭刚性支出费用后,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照低于本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救助。差额未达到我县最低生活保障办法规定的最低补差标准的,按最低补差机制执行。
(二)医疗救助。按照《海盐县城乡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办法》中二类对象救助标准给予救助,实行即时结报。
(三)临时救助。经基本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一次性临时救助。救助标准和程序参照《海盐县城乡困难人员临时救助办法》执行。
(四)慈善救助。通过上述三项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可申请慈善助医、助学、助困救助,具体救助办法由县慈善总会另行制定。
支出型贫困家庭,是指具有本县户籍的城乡居民,或与本县户籍城乡居民共同生活的非本县户籍的配偶或子女,因以下情形,导致家庭医疗、就学等刚性支出较大,家庭实际生活水平在扣除各类报销、扶持、救助等部分之后低于本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家庭。
以上就是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标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