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伤残津贴每人每月多少钱?

2022-10-08 15:25:23来源:农交网阅读量:7833

为保障工伤人员和工亡人员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各地政府每年都会调整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范围为前一年12月31日开始享受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伤人员或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那么,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是怎样的?以下是农交网小编整理的各地标准。

江苏省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摄图网

一、江苏省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

根据2022年9月20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调整2022年度工伤保险有关待遇的通知》(苏人社函〔2022〕335号):

1、伤残津贴

伤残等级为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的调整,在原享受伤残津贴标准基础上根据伤残等级每人每月分别增加:一级289元,二级257元,三级240元,四级235元。

五级至六级并已按月享受伤残津贴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工伤职工调整前月伤残津贴的6.13%增加伤残津贴,调整标准不高于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月调整额。

2、生活护理费

各市生活完全、大部分、部分不能自理的护理费在原护理费基础上,每人每月增长4.58%。调增后生活完全、大部分、部分不能自理的护理费低于3745元/月、2996元/月、2247元/月的调整至此标准。

3、供养亲属抚恤金

工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调整,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抚恤金在原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70元。

二、吉林省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

根据2022年9月13日《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22年度调整和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通知》(吉人社发〔2022〕24号):

1、伤残津贴

一级伤残每月增加214元,二级伤残每月增加204元,三级伤残每月增加194元,四级伤残每月增加184元,五级伤残每月增加174元,六级伤残每月增加154元。调整后伤残津贴低于2907元的,再增加30元。

2、供养亲属抚恤金

配偶每月增加95元,其他供养亲属每人每月增加85元。孤寡老人或者孤儿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

3、生活护理费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月增加190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每月增加153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每月增加114元。

4、按月领取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每月240元,二级伤残每月230元,三级伤残每月220元,四级伤残每月210元,五级伤残每月160元,六级伤残每月150元,七级伤残每月110元,八级伤残每月100元,九级伤残每月90元,十级伤残每月80元。

5、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支付办法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标准为每人每日26元。

河南省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摄图网

三、河南省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

根据2022年9月7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2022年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的通知》(豫人社办 〔2022〕62号):

1、伤残津贴

伤残一级155元,伤残二级145元,伤残三级135元,伤残四级125元,伤残五级115元,伤残六级105元。

2、供养亲属抚恤金

此次供养亲属抚恤金实行定额调整,调整额度为:55元(孤寡老人或孤儿为75元)。

3、1996年9月30日前发生的工伤,伤残津贴和供养亲属抚恤金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另行增加10元。

根据以上调整标准调整后,有关待遇仍达不到以下标准的,统一调整至以下标准:

(1)伤残津贴:每人每月2725元。

(2)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人每月1480元(孤寡老人1600元),其他亲属每人每月1110元(孤寡老人或孤儿为1230元)。

4、生活护理费

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调整按照《关于使用河南省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豫社保[2022]25号)核定。

四、北京市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

根据2022年7月13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北京市2022年调整工伤人员和工亡人员供养亲属工伤保险定期待遇的通告》(京人社发〔2022〕7号):

1、一至四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的调整,根据伤残等级每人每月分别增加:一级伤残370元,二级伤残335元,三级伤残305元,四级伤残275元。

2、工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每人每月增加170元。

3、用人单位未安排工作的五、六级工伤人员,用人单位应当为其增加伤残津贴,每人每月增加额不得低于180元。

以上是农交网小编对“工伤保险待遇标准2022”的内容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具体以当地民政厅部门公布的标准为准。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