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6666-737
农交网APP

农交网APP

扫码下载

农场管家APP

农场管家APP

扫码下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关注有礼

商务合作

农交客服

扫码咨询

浙江台州:临海市深化“机械强农”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2022-01-17 11:43:16来源:临海市农业农村局阅读量:1252

2021年11月29日,临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临海市深化“机械强农”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的通知(临农〔2021〕194号)。到2025年,建成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建成特色产业类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5个,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8个,高水平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16个,农机创新研究试验基地5个,数字农机应用基地13个。如有临海市、天台县、黄岩区农村产权交易问题,请咨询临海市农村产权交易、天台县农村产权交易、黄岩区农村产权交易。具体如下: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先将《临海市深化“机械强农”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临海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11月29日

临海市深化“机械强农”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为贯彻落实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农机发〔2021〕4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提升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台政发〔2021〕20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共同富裕为导向,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任务,全面落实农业“机械强农”行动部署要求,以补齐我市农机化发展短板为重点,以我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主要对象,提高农作物和主导产业机械化水平,加快推动种养殖农艺与农机装备相融合、数字化与机械化相融合、种养殖设施建设与装备配置相适应、适度规模经营与机械化生产相适应,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全面提升我市农业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攻坚战,确保一年大突破、三年大跨越、五年创一流,支撑高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

(二)总体目标

聚焦全省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推进农业机械化,统筹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机装备结构更加合理,粮油和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更加协调,农机化和数字化应用更加融合,为全省同类产业、同类区域提供高质量发展先行样板。

到2025年,建成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建成特色产业类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5个,高标准农机综合服务中心8个,高水平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16个,农机创新研究试验基地5个,数字农机应用基地13个。

(三)分项目标

1.粮油产业机械化。围绕补齐粮油全程机械化短板弱项,重点推广无人机飞播,机械化移栽等技术。优化水稻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油菜籽和稻米加工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和规划布局。推进农作制度创新,大力推广水稻机插,拉开机插和直播的补贴额度差距,重点扶持早稻机插。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88%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以上,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2.畜牧养殖产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养殖行业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建设。重点推广洗消饲喂、通风温控、空气过滤、环境感知、红外测温等设备应用,集成应用精准上料、畜禽体征精准监测、畜禽粪污处理、疫病病原检测等技术,重点突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全市生猪规模率提高到90%以上,规模场自动喂(投)料、环境调控、排泄物清理机械化(含设施化处理)率85%以上;推进新建、改扩建万头以上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3.柑橘产业机械化。强化柑橘园沟渠与机耕道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作业的基础环境;科学整治橘树土地,采用小改大、坡改梯等形式,将散乱的坡地进行再次整理规划,让果园土地平整、大块和规划,加大研究力度,设置适合不同地区柑桔种植主要环节机械化操作技术规范流程,推进相关农机具的大范围推广应用,试验引进适用农用植保无人机,水肥一体自动化喷淋设施。增强柑橘园作业机械的针对性、高效性及适用性。支持龙头企业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开展精深加工商品化处理,提高柑橘附加值。

4.西兰花产业机械化。重点实施西兰花产业振兴行动,结合打造“五个一”平台(一个西兰花生产示范基地、一个西兰花小微产业园、一个西兰花科技育苗中心、西兰花交易一条街、一个西兰花展示馆),优化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模式,助推临海西兰花产业蓬勃发展。支持西兰花生产、加工、冷链等功能集聚发展,建立智能化育苗中心,推进育苗工厂化、商业化建设,扶持播种设备、秧盘运输设备、育秧苗床等农机装备;推进生产作业自动化、机械化、数字化建设,摸索耕作、育苗、移栽、施肥、植保、采收、加工全程机械化。支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废弃茎叶综合利用,引进先进设备,将西兰花茎叶加工成微生物发酵有机肥料。到2025年,实现西兰花生产育苗工厂化、栽培标准化、耕作机械化明显提高。

5.茶叶产业机械化。开展茶园中耕、肥培管理、无人机植保、修剪采摘、连续化加工等农艺农机融合试验示范与推广,建设一批茶叶机械化种植、加工示范基地,重点推广茶叶乘坐式采摘设备和茶园内机械化运输技术。支持龙头企业应用现代加工技术,开展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食品添加剂、茶饲料添加剂、茶日化用品等精深加工,提高茶资源综合利用率。

6.杨梅产业机械化。重点引优培育东魁、荸荠种、早大梅等“当家品种”,形成规模化种植。探索整枝修剪、合理施肥、花果管理、绿色防控等一套临海杨梅安全优质高效丰产的机械化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改变不修剪、不施肥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改善杨梅投产迟,大小年明显情况。引导杨梅品牌化管理提高知名度,引进农机实施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质量标准。

7.设施农业机械化。以粮油、蔬菜、水果等产业为重点,对设施大棚配套喷滴灌、水肥一体化、通风、遮阳、降温保温等设施,推广耕整地、起垄覆膜、基肥撒施、育苗移栽以及食用菌种植的基质处理、灭菌、接种、环控、采摘、运输、冷藏等农机装备,加快气体和温湿度监测、视频监控、设备智能调控的数字化应用。

二、主要措施

(一)扩大农机设施配套。坚持目标导向,以支撑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目标,围绕“拉长板、补短板、破瓶颈”,着重水稻、柑桔、杨梅、茶叶、西兰花等优势特色种养产业,聚焦耕种、植保、收获、烘干、贮藏、加工等重点环节,围绕丘陵山区和设施种植的机械化生产、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果蔬等特色主导产业技术装备,家庭农场的微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农机装备需求,建立先进适用农机具需求清单。

(二)提升农机装备能力。聚焦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全程机械化发展,全面实施高质量农业“机器换人”“设施增地”工程,提高生产、加工等环节农机化覆盖率,加快农机产品升级换代,扩大中高端农机产品配比。坚持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订单农机”,加快高端智能、丘陵山区、特色产业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大对高新技术农机具应用、首台套高新农机推广和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的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三)深化“机器换人”举措。以农业机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指引,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用,优先保障重要农产品生产机械购置补贴需求,实行应补尽补;优先扶持粮食生产机具报废更新,推动淘汰老旧耕作、收获、插秧、植保等机械,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农业设施装备,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优先发展水稻西兰花育秧中心、自动化智能化粮食烘干中心、农用无人机、果园轨道运输机、西兰花移栽采收机械及畜牧养殖机械等六大农机装备。大力发展钢架连栋大棚、玻璃温室等现代农业设施,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推广西兰花规模化育苗、起垄、移栽和水果自动化分级和初加工,畜牧水产养殖自动喂料、环境控制,以及田间运输、冷链仓储等集成配套设施装备。大力推进农机具存放设施建设。优化冷链物流服务,开展蔬菜、水产、畜禽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开展果蔬、茶叶、中药材等分级清选深加工基地建设。

(四)强化农艺农机融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粮油、畜牧以及特色产业,健全完善农艺农机协作机制,梳理丘陵山区特色农业机械化薄弱环节。根据机械作业要求,改进品种选育、农作制度、栽培和养殖模式,引进先进育种技术,选育适宜机械化作业、满足不同需求的专用优良品种,形成适应当地生产的农艺农机融合技术和标准体系,推动农机装备与良种、良制、良法有机耦合。加强农艺农机融合成功模式的引进示范,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设施种植业和畜牧、水产养殖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产业的主要环节,加快先进农业装备推广应用。

(五)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坚持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推进茶园、果园等山地条件“宜机化”改造,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宜机化改造,推进耕作田块小变大、陡变平、弯变直以及电力、机耕路、无线网络的互联互通。推进农田、果园、茶园、畜牧养殖、水产养殖、高标田等标准化建设。支持丘陵山区机耕道路、林间作业道路等建设,加快种养殖棚、舍、塘等设施宜机化设计和改造,满足农机设备安装运转、作业通行等需求。合理建设一批机耕道路和农机下田坡道、会车点,做好田间、林间道路维护,改善丘陵山区农业运输和农机下田必要条件。

(六)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服务型农民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服务主体,面向重要农产品因地制宜开展统一耕土整地、集中育秧、统一播种、统防统治、统一收割、统一烘干仓储等社会化服务,重点培育发展“全程机械化+”新型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有完善装备设施、有良好运行机制、有健全管理制度、有较大服务规模、有显著综合效益的“五有”型合作社。依托区域产业特点,引导农机服务组织联合与合作,鼓励领军服务组织牵头成立区域性联盟或联合体,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建立健全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支持培养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扩大农业机械化就业创业空间。加快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合力促进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流通市场发展壮大。

(七)推进数字化机械化有机融合。坚持创新驱动,聚焦“智慧农机”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机作业”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设施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数字技术应用,加快5G、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种养殖业融合应用。推广动植物生长感知、环境温湿度调控、土壤肥力和病虫害监测等智能设施装备,推动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智能应用。加强农机装备信息化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和服务模式,有效提高管理数字化水平。开展农机精准耕作示范,推广自动驾驶、变量作业系统,倡导农机制造流通品牌骨干企业建立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示范农场。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提升农机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着眼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效率效益,探索农机管理部门、生产流通企业、社会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八)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以变型拖拉机报废清零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方式,为农业“机器换人”工作提供坚强保障。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进一步夯实“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深化“平安农机”建设,完善农机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强化源头管理,规范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牌证管理。推进危及人身安全的农机免费实地检验。深入实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政策,加速淘汰老旧高耗能农业机械,有效防控农机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围绕重点农时、重点区域、重点机具,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稳定农机安全形势。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把深化“机械强农”行动作为推动全市农业“双强行动”工作协同机制的重要内容,系统推动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市农业“双强行动”工作协同机制工作协同小组统一指挥下,建立起部门引导、主体示范、农户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职能职责,积极配合推进相关工作,明确责任,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对照农机化高质量发展量化指标,定期全面客观地评估本地区发展现状与目标任务间的差距。

(二)加大政策扶持。加强资金保障,集中重点投入,切实提升政策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市财政设立“机械强农”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三基地”建设和农机作业补贴。严格落实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促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列入市级布局规划的区域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按相关政策要求优先落实建设用地和设施用地。畅通金融扶农渠道,积极协调相关金融机构落实优惠政策,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政策协同作用。各镇(街道)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开展农机创新试验、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农机综合服务配套等工作。

(三)强化人才培育。致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队伍,着力培养农业机械化科技领军人才、技术推广人才、管理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强化规划实施的人才支撑。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农机经营管理、驾驶操作、维修保养以及智慧农机操作使用的高技能人才,农机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每年基层农民培训任务。加强农业机械化队伍建设,稳定乡镇农机员队伍,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优化基层农机服务队伍结构。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涉农企业要形成合力、协同创新,围绕规划重要目标、主要任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组织跟踪报道,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支持、推动农业“双强”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媒介,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鲜活典型,工作经验,成效做法,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显示度、认可度和影响力,引导各有关方面积极参与,营造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农交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农交网”。

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精选项目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