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频繁出没的原因是什么?“野猪致害”问题怎么解决?
2021-11-29 11:10:07来源:农交网阅读量:3404
近期,野猪在我国一些地区频繁出没,不仅破坏农作物,甚至威胁到当地村民的人身安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么野猪频繁出没的原因是什么?“野猪致害”问题怎么解决?跟着农交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野猪频繁出没的原因是什么?
1.生态建设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也保护了他们的家园,使得野猪这些野生动物有了更好的繁殖机会和空间。
2.生存能力
野猪是一种杂食动物,荤素都吃,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以此同时,吃野猪的生物却很少,缺少天敌让快速繁衍的它们更加肆无忌惮。
3.奔跑速度
野猪不仅极具破坏性,奔跑速度也是很惊人的。野猪借助强壮的四肢,行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70公里,因此捕捉野猪有一定难度。
4.体型优势
和家猪相比,野猪在外形上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它的大部分肌肉集中在前半身,占到了全身的百分之七十,这与家猪的“头轻脚重”恰好相反,使其具有极强的攻击力。
5.防御能力
除了上述特征,野猪皮肤粗糙,肉质厚实,具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使用弓箭或者其他土办法很难一击致命,即使使用警用手枪都要连开几枪才能杀死它们。
二、“野猪致害”问题怎么解决?
1.猎捕调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非常重视野猪损毁农作物、危害人身安全的问题,要求各地调查评估野猪危害,有组织开展猎捕调控活动。像四川等省份将按照《防控野猪危害技术要点》要求,制定试点方案,组建猎捕队伍等科学开展猎捕活动,做好野猪危害防控工作。
2.资金补偿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化解野猪损毁农作物、危害人身安全问题的建议”复文(2021年第7063号),目前全国已经有黑龙江、贵州等9个省份出台了《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明确将野猪致害补偿纳入支持范围,由当地政府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3.自主躲避
遇到野猪应当尽快找掩体躲避,或者快速奔跑离开,由于野猪没有攀爬能力,高处是比较安全的位置。对于农作物可以采取建设围墙、护栏,或者放置大喇叭等措施,起到驱赶野猪的作用,避免农作物受到破坏。
相关阅读:
野猪繁殖多,分布广,适应能力强,对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具有较大的危害,相关部门将多渠道综合施策,有效防范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减少群众损失。以上就是关于“野猪频繁出没的原因是什么”的内容解答,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