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确权后如何再流转?有哪些流转方式?
2021-06-28 13:37:25来源:农交网阅读量:1021
农田确权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大家都知道,确权颁证结束后,农民对于土地的管理形式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多样,土地流转成为农民获取收益的有效途径,也成为解决撂荒问题的有效手段。那么农田确权后如何再流转?有哪些流转方式?下面就跟着农交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农田确权后如何再流转?
农田一经确权,就意味着成为承包农户的资产,允许其在市场上自由流转。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确权后的农户不拥有农田所有权,而是获得农田的承包经营权,并且可以将经营权依法流转出去。
承包方可以自主决定用某种方式流转农田的经营权,并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备案。流转双方需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合同除了包含当事人信息、流转土地名称、坐落、面积等内容外,还应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流转土地的用途等。
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应当遵循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承包经营权流转。农田流转后不得改变农田所有权的性质和农业用途,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二、有哪些流转方式呢?
当前流转的主要方式有土地互换、出租、入股、合作等,具体介绍以下三种:
1.土地互换
土地互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同时也基于各自的需要,对双方土地的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有利于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
2.土地出租
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
3.土地入股
在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农民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股份投资到公司里,将农民的土地资产整合起来,一方面让企业获得了长期稳定的生产经营要素,另一方面也让农民分享到了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
确权后的土地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对于流转土地的担忧,对于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的作用不言而喻。以上就是“农田确权后如何再流转”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