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什么时候完成?重点内容详解!
2021-05-31 16:08:52来源:农交网阅读量:4234
通俗地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就是农村集体资产属于谁,由谁来经营、管理、监督,产生的收益该如何分配等一系列制度。那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什么时候完成?重点内容有哪些?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什么时候完成?
中央提出,从2017年起,用3年时间完成清产核资;从2017年起,用5年时间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了稳妥推进,中央从2015年开始到2019年已经进行四批试点,2020年已经在全国铺开改革。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固化成员利益,规范收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从根本上改变集体资产“人人有份、人人无份”的虚化状态;通过盘活集体资产,促使荒废或闲置的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从而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强集体资产管理,赋予农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管理权,从制度上保证减少农村腐败现象并化解历史遗留及当前的难点、热点问题。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内容有哪些?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主要任务有哪些?
改革的主要任务:
(1)全面开展清产核资;
(2)严谨确认成员身份;
(3)明晰资产产权归属;
(4)合理折股量化资产;
(5)合理设置配置股权;
(6)探索股权有效管理模式;
(7)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
(8)建立完善集体收益分配制度;
(9)创新发展集体经济路径;
(10)积极拓展产权制度改革权能;
(11)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
2、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不是把集体资产分了?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不同于工商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体现成员集体所有和特有的社区性,只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不是把集体资产分了,资产所有权仍然属于村集体,改革明确的是成员股份权益,落实的是农民的集体收益分配权和民主监督权。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程序和步骤有哪些?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程序和步骤:
(1)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
(2)宣传发动;
(3)制定实施方案;
(4)清产核资;
(5)成员身份确认;
(6)资产量化;
(7)股权设置与管理;
(8)建章立制;
(9)注册登记与颁证到户;
(10)归档备案;
(11)资产运营;
(12)收益分配;
(13)权能拓展;
(14)监督管理。
4、清产核资的范围是什么?
清产核资的范围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清查核实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权债务等。